→設計沿革
Erzherrscher(留言 | 貢獻) (→第一版) |
Erzherrscher(留言 | 貢獻) (→設計沿革)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 |||
第31行: | 第31行: | ||
[[檔案: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thumb|centre|帶有普魯士之鷹的普魯士國旗]] | [[檔案:Flag of Prussia (1892-1918).svg|thumb|centre|帶有普魯士之鷹的普魯士國旗]] | ||
===天禮時期=== | ===神聖天禮時期=== | ||
神聖天禮帝國成立之初未自行設計國徽,其首版國徽直接承襲自德意志邦聯的鷹徽,但作出若干修改:五角星被替換爲皇冠,背景旗幟由黑紅金三色旗改爲黑白紅三色旗。在民國114年5月期間,國徽的鷹形設計至少經歷三次修改,最終演變爲符合紋章學標準的皇室紋章,頂部飾有神聖天禮帝國皇冠。相較早期版本,現行設計的鷹翅略微收束但仍顯張揚,且整體構圖更加對稱。 | 神聖天禮帝國成立之初未自行設計國徽,其首版國徽直接承襲自德意志邦聯的鷹徽,但作出若干修改:五角星被替換爲皇冠,背景旗幟由黑紅金三色旗改爲黑白紅三色旗。在民國114年5月期間,國徽的鷹形設計至少經歷三次修改,最終演變爲符合紋章學標準的皇室紋章,頂部飾有神聖天禮帝國皇冠。相較早期版本,現行設計的鷹翅略微收束但仍顯張揚,且整體構圖更加對稱。 | ||
====第一版==== | ====第一版==== | ||
首版鷹徽設計與邦聯之鷹相比略爲簡化,翅膀收束,兩頭間距亦較寬。由於比例欠佳,該版本很快被棄用 | 首版鷹徽設計與邦聯之鷹相比略爲簡化,翅膀收束,兩頭間距亦較寬。由於比例欠佳,於國徽上略顯違和,因此該版本很快被棄用,但因兩頭距離較大,可取「兩端思考」或「多元觀點」之意,因此演變爲如今帝國議會之鷹徽。 | ||
====第二版==== | ====第二版==== | ||
第二版鷹徽進行大幅修改,構圖更爲簡化,翅膀與尾巴被大幅精簡,身體線條更顯修長,眼神亦較柔和。然而,因簡化程度過甚,該版本以國家象徵之標準而言不甚理想;與邦聯之鷹及首版黑鷹相比,缺乏作爲猛禽所需的威嚴與攻擊性,亦未能充分體現防禦或守護的姿態。由於該版本設計簡潔,可取「行政效率」或「務實執行」之意,因此演變爲如今帝國內閣之鷹徽。 | 第二版鷹徽進行大幅修改,構圖更爲簡化,翅膀與尾巴被大幅精簡,身體線條更顯修長,眼神亦較柔和。然而,因簡化程度過甚,該版本以國家象徵之標準而言不甚理想;與邦聯之鷹及首版黑鷹相比,缺乏作爲猛禽所需的威嚴與攻擊性,亦未能充分體現防禦或守護的姿態,在短暫使用後旋即被替換。但由於該版本設計簡潔,可取「行政效率」或「務實執行」之意,因此演變爲如今帝國內閣之鷹徽。 | ||
====第三版==== |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