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伊瓦茨」: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歷史) |
||
第7行: | 第7行: | ||
== 歷史 == | == 歷史 == | ||
=== 托伊瓦茨聯合王國 | === 托伊瓦茨聯合王國與第一共和 === | ||
2013年10月,托伊瓦茨各邦君主通過並承認《聯合王國最高憲法》,聯合王國正式成立,為選舉君主制的邦聯國家,設有'''選帝侯(Elector)議會'''執行國家的主要決策。 | |||
但隨著更多邦國加入聯合王國,五大選帝侯與其他諸侯國的歧見逐漸加深;同時,選帝侯議會內部亦對聯合王國未來的走向無法達成統一。2014年2月,時任國王兼選帝侯的[[何氏]]表明有意將國內矛盾向外轉移,雖受當時選帝侯議會反對,最終仍選擇於3月發動第一次大陸戰爭。 | |||
第一次大陸戰爭爆發後,國內矛盾並不如預期對外轉移,同日,部分邦國宣布脫離聯合王國,成立'''托伊瓦茨共和國''',是為'''第一共和''',並參與戰爭,部分未脫離聯合王國的邦國宣布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不如預期的情形下,交戰雙方與中立國代表於4月底召開[[洛陽和會]]進行協商,並於5月1日簽署和約,是為[[勞動節和約|《勞動節和約》]],第一次大陸戰爭結束。 | |||
'''托伊瓦茨共和國 | |||
=== | 戰後根據和約,第一共和重新併入聯合王國,然而此時聯合王國已處於崩潰邊緣,最終於月底解體。 | ||
=== 第二共和(2014年06月-2014年09月) === | |||
'''托伊瓦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英文: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of Toriwarche)''',通稱為'''托蘇'''或'''第二共和''',是歷史上最後一個以托伊瓦茨作為國號的國家,為2014年5月底聯合王國解體後,原本的小邦共同組成,同年9月於戰亂中覆滅。 | '''托伊瓦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英文: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of Toriwarche)''',通稱為'''托蘇'''或'''第二共和''',是歷史上最後一個以托伊瓦茨作為國號的國家,為2014年5月底聯合王國解體後,原本的小邦共同組成,同年9月於戰亂中覆滅。 | ||
第28行: | 第29行: | ||
== 軍事 == | == 軍事 == | ||
聯合王國時期的軍事皆以戰爭塔防遊戲中,各人於遊戲中所擁有的部隊,擁有的兵力於數千至數萬不等,但即便是在牽涉最廣的第一次大陸戰爭中,聯合王國亦從未以整體國家為名義出兵,反而是以各城邦各自指揮;第一次大陸戰爭後,由於交戰雙方各方面遭受到毀滅性破壞而逐漸放棄遊戲,故戰後基本上整體一段進入非軍事化的時期。 | 聯合王國時期的軍事皆以戰爭塔防遊戲中,各人於遊戲中所擁有的部隊,擁有的兵力於數千至數萬不等,但即便是在牽涉最廣的第一次大陸戰爭中,聯合王國亦從未以整體國家為名義出兵,反而是以各城邦各自指揮;第一次大陸戰爭後,由於交戰雙方各方面遭受到毀滅性破壞而逐漸放棄遊戲,故戰後基本上整體一段進入非軍事化的時期。 | ||
== 領土 == | |||
[[分類:歷史政權列表]] | [[分類:歷史政權列表]] | ||
[[分類:洛希提亞帝國]] | [[分類:洛希提亞帝國]] |
於 2024年5月10日 (五) 19:19 的修訂
托伊瓦茨 | |
---|---|
Toriwarche | |
首都 |
長安(2013-2014) 未定(2014-2024) |
官方語言 | 漢語 |
族群 | 漢族 |
政府 |
邦聯制、選舉君主制(聯合王國) 臨時政府(第一共和、第二共和) |
成立 | |
• 聯合王國成立 | 2013年10月 |
• 王國-共和分裂 | 2014年3月 |
• 勞動節和約(再統一) | 2014年5月1日 |
• 第二共和建立 | 2014年6月 |
• 政權中止(事實) | 2014年9月 |
• 政權中止(法理) | 2024年5月1日 |
人口 | |
• 估計 | 10+(2013-2014年間) |
托伊瓦茨(英文:Toriwarche),是一個已不存在的微國家,位於彰化地區東北部,今屬於洛希提亞帝國玻斯卡利亞親王國。「托伊瓦茨」的來源根據現存歷史資料來源,應是來自當時多數人口活躍之遊戲名稱諧音。
托伊瓦茨的歷史可追溯自2013年10月,托伊瓦茨各邦正式成立聯合王國,至2014年9月第二共和覆滅後,托伊瓦茨事實上滅亡,其後長時間作為地理名詞使用,2023年3月洛希提亞帝國實施領土實體化政策後,除上托伊瓦茨部分地區被劃設為行政區外,多數區域保留作為編制外行政區(俗稱宣稱區),2024年5月,全境併入玻斯卡利亞親王國,拆解成為洛陽府與長安縣的一部分,托伊瓦茨宣稱區正式廢除,至此作為政治實體徹底消失,自2013年聯合王國建立至此,前後存在約10年餘。
歷史
托伊瓦茨聯合王國與第一共和
2013年10月,托伊瓦茨各邦君主通過並承認《聯合王國最高憲法》,聯合王國正式成立,為選舉君主制的邦聯國家,設有選帝侯(Elector)議會執行國家的主要決策。
但隨著更多邦國加入聯合王國,五大選帝侯與其他諸侯國的歧見逐漸加深;同時,選帝侯議會內部亦對聯合王國未來的走向無法達成統一。2014年2月,時任國王兼選帝侯的何氏表明有意將國內矛盾向外轉移,雖受當時選帝侯議會反對,最終仍選擇於3月發動第一次大陸戰爭。
第一次大陸戰爭爆發後,國內矛盾並不如預期對外轉移,同日,部分邦國宣布脫離聯合王國,成立托伊瓦茨共和國,是為第一共和,並參與戰爭,部分未脫離聯合王國的邦國宣布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不如預期的情形下,交戰雙方與中立國代表於4月底召開洛陽和會進行協商,並於5月1日簽署和約,是為《勞動節和約》,第一次大陸戰爭結束。
戰後根據和約,第一共和重新併入聯合王國,然而此時聯合王國已處於崩潰邊緣,最終於月底解體。
第二共和(2014年06月-2014年09月)
托伊瓦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英文: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of Toriwarche),通稱為托蘇或第二共和,是歷史上最後一個以托伊瓦茨作為國號的國家,為2014年5月底聯合王國解體後,原本的小邦共同組成,同年9月於戰亂中覆滅。
政治
聯合王國時期,政治權力由五大選帝侯組成的選帝侯議會掌控,並由該議會選舉出聯合國王作為國家元首,聯合王國後期,新興諸侯對於選帝侯制度的不滿與五大選帝侯仗著軍事實力各自為政,使國內矛盾加劇,成為第一次大陸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
第一及第二共和時期屬於臨時政府型態,相關資料多已佚失,具體內容現已不得而知。
法律
聯合王國時期的《托伊瓦茨聯合王國最高憲法》是洛希提亞歷史上第一部憲法,由托伊瓦茨開國委員會開會共同制定,內容較為簡易,僅書寫選舉方式、聯合國王任期、組成國職責等純政治面向內容,原始的書寫正本現已遺失,現僅存當初作為備份之電子檔案。
軍事
聯合王國時期的軍事皆以戰爭塔防遊戲中,各人於遊戲中所擁有的部隊,擁有的兵力於數千至數萬不等,但即便是在牽涉最廣的第一次大陸戰爭中,聯合王國亦從未以整體國家為名義出兵,反而是以各城邦各自指揮;第一次大陸戰爭後,由於交戰雙方各方面遭受到毀滅性破壞而逐漸放棄遊戲,故戰後基本上整體一段進入非軍事化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