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斯坦-萊塔尼亞對抗
華江斯坦-萊塔尼亞對抗(簡稱華萊對抗,馬來語:Konfrontasi Huajiangstan - Letania),或稱為華江斯坦-萊塔尼亞外交及領土問題,是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的一場圍繞在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和萊塔尼亞帝國聯邦(包含其前身圖洛維亞聯邦帝國與希里歐斯共和國)間有關外交政務和領土疆界而發生的武裝衝突和外交衝突。
華江斯坦-萊塔尼亞對抗 | |||||
---|---|---|---|---|---|
| |||||
參戰方 | |||||
![]() |
![]() 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 ![]() |
![]() ![]() | ||||
政治支持 | |||||
![]() ![]() ![]() | 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 |
背景
臺朗共和國是最早對三峽和國立台北大學重劃區有領土索求的微型國家,事因該國主要人口均來自三峽,不少國民更擁有房產、田產等。
自2021中前王金平小狐狸園皇國(後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建政後,便以生活圈作為行政區,將新北市三峽區位於復興路以南的三峽舊市區畫為中三角省、復興路以北至國道三號間的國立台北大學特定區畫為中央大學城。而由於時任國家元首張凌岑就讀國立台北大學,因此中央大學城又被稱作皇城。2021年8月29日,此版本領土修正案獲通過。
自微國革新發展高峰會之亂後,亞喵利卡聯邦帝國逐漸割捨所謂的虛擬領土,並配合皇帝康斯坦丁一世的居所將國家首都訂於三峽的國立台北大學重劃區。2021年12月6日,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將台北大學重劃區劃分為中山市、府城市、天興縣等政區;2022年1月8日,里格利亞共和國廢除前朝的屏東縣潮州鎮領土要求,改以新北市樹林區為基準,此區域包含台北大學重劃區內的柑園地區。至目前為止,圍繞在國立台北大學特定區的領土索求已經有五個國家。
對抗
2022年1月6日,華江斯坦臨時政府再次通過領土劃分,國立台北大學特定區全區畫入華江斯坦領地,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原亞喵利卡聯邦帝國)則表示希望可以進行協商,因此在2022年1月7日,圖洛維亞聯邦帝國會同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於三角湧微型國家組織進行領土談判,過程中華江斯坦聯邦政府不滿圖、中兩國自行瓜分北大特區,因此推遲討論。
2022年1月7日晚間,以軍方為首的圖洛維亞主戰派主張直接對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開戰以解決領土問題,圖國皇帝康斯坦丁一世則又主張三峽區和樹林區之分界應為大雅路而非大義路,此消息被外流予華江斯坦當局後,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政府立刻退出所有領土談判,恢復強硬的應對態度,此舉導致局勢急速升高;2022年1月8日,華江斯坦國家元首張凌岑發表聲明,公開斥責圖洛維亞皇帝康斯坦丁一世狂妄自大,建議執政官署考慮召回駐圖經文處長,必表明將租屋處畫進圖洛維亞的控制區是他不滿的原因。此時華江斯坦與圖洛維亞之間的外交關係已經降至冰點,雙方的樑子就此結下。 2022年1月9日,圖洛維亞丞相舜和覲見華江斯坦國家元首張凌岑,雙方面談後確定圖國主戰派不代表圖國主流意見,並暫時擱置領土問題。
2022年1月9日,圖洛維亞丞相舜和覲見華江斯坦國家元首張凌岑,雙方面談後確定圖國主戰派不代表圖國主流意見,並暫時擱置領土問題。
2022年1月24日,隨著柴可拉夫那聯合協約組織成立,包含華江斯坦、臺朗、阿爾帕德、里格利亞、特維斯、尼格羅尼亞等六國聯合確認關於控制區之變更應由條約構成國共同確認。因此在2022年1月29日,華江斯坦聯邦政府與臺朗共和國政府就華江斯坦東北部與臺朗共和國重疊之領土進行疆界勘定,並在戡定後解決與臺朗共和國之領土爭議。
2022年1月31日,圖洛維亞皇帝康斯坦丁私訊華江斯坦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欲討論領土事務,未獲回覆。
2022年2月4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同時審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里格利亞帝國、圖洛維亞聯邦帝國等國的入聯申請案。由於圖洛維亞前政權在微國革新發展高峰會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其後結下的樑子,圖國入聯案以14國出席 4票同意、4票反對、6票棄權不予通過;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則以13國出席 10票同意、0票反對、3票棄權予以通過。
2022年2月11日,由於康斯坦丁打算退位,因此又建希里歐斯共和國並轉移其領土主權。華江斯坦方面則拒絕承認希里歐斯共和國法統,認為這是"一個國家玩爛了就跑去另一個"的不負責任行為。
2022年2月至3月間,以希里歐斯共和國為首的明德派和華江斯坦為首的柴約派逐漸因為差異巨大的價值觀和先前結下的樑子而分庭抗禮,兩大派系間逐漸形成新冷戰架構。而在此時開始浮上檯面的跨國兼職與多重國籍問題更是急速加深了雙方的對立,不少國家各自開始站隊,新冷戰架構逐漸確立。
2022年3月16日,原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總統劉奕廷在再次建立北大聯邦共和國失敗後,短短幾天第三次建立新格爾蘭聯邦帝國,此舉引來各國抨擊其治國能力。
2022年3月21日,希里歐斯共和國政府首腦康斯坦丁先是公開宣稱將移交爭議區領土給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爾後收回訊息,宣布將華江斯坦拉入黑名單,更抨擊華江斯坦素質。此舉引發華江斯坦聯邦政府震怒,隨即發布聲明譴責希里歐斯共和國,指控希里歐斯共和國在背後協助新格爾蘭聯邦帝國,並宣布將希里歐斯視為其"領土上的叛黨",實施動員戡亂。此時華江斯坦與希里歐斯間的外交衝突已經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2022年3月23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與希里歐斯共和國達成協議,雙方領土採取互相宣稱制度。
2022年3月26日,希里歐斯共和國廢除領土法,實施全國領土虛級化。
2022年4月1日,康斯坦丁於圖洛維亞聯邦帝國發動愚人節政變,意圖推翻新皇索爾克一世。此事件導致希里歐斯共和國聲譽重創,而各國普遍不表態則讓整體局勢更加詭異。在此事件後,雙方依然維持對抗態勢,而華江斯坦等國對圖洛維亞索爾克皇室的聲援更導致雙方關係不佳。
2022年4月20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實施"國慶政革",廢除所有不切實際的地方區劃,所有的地方自治組織除江寧自治州依憲法享有自治權以外全部裁撤。
2022年4月24日,圖洛維亞政變後,希里歐斯共和國統合其殘餘部分,成立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結束對抗
2022年6月30日,在臺朗共和國的公證下,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與萊塔尼亞帝國聯邦於國立台北大學重劃區簽訂華萊和解備忘錄,雙方正式終止對抗。
影響
華江斯坦-萊塔尼亞對抗在歷史上可被視為2022上半年中文微國社群中衝突和動盪的主要來源之一,此事件和跨國兼職爭論、開槓主權爭論和522政變共同構成新冷戰時期的幾次大規模對立。在此事件中,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為首的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和以萊塔尼亞帝國聯邦為首的明德合作聯盟分庭抗禮,雙方雖然主要圍繞在領土衝突上,但如522事件、愚人節政變等事件時,雙方分庭抗禮交互對立的局勢亦極為明顯。
在2022年6月30日雙方採取文明手段和解後,雙方在合作發展上推進迅速,隨即亦互相承認主權並建立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