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華國
古華國 (英語: Ancient Eurovia),是指眾聯國自正曆平安紀年96年立國後到99年期間平安族專制的時期。相對於「近代華國」及「現代眾聯國」。
歷史
古華國時期是一個以平安族為主導的時期,歷經三個專制皇朝(吳、建民帝國、文華帝國),直至2017年結束君主專制後為止。
古華國與現代眾聯國並不可相提並論,古華國不論在政治制度、語言文化甚至主體民族皆與現代眾聯國有巨大差別。古華國文明自平安97年起採用沙靈文(信立文的前身),以平安族為民族主體,實行高度君主專制。而自古華國流傳至今的只有當時創制的正曆平安紀年。
大吳帝國(平安96-97年)
大吳帝國是眾聯國可考察的歷史之中第一個建立的大統一帝國, 在此之前, 雖然北方的平安族部落經已開始了部落融合, 但直至96年吳皇立國前都未有對周邊地產生政權性影響.
吳皇登基後, 古華國時期正式展開. 然而由於歷史因素, 自大吳時期所能流傳至今的文物並不多, 只剩下兩張大吳全圖.
建民帝國(平安97-98年)
大吳帝國的建立,象徵着眾聯國正式步入信史時代,不過,由於大吳結構鬆散,內政不穩,能流傳至今的古文物不多,只有數張《大吳全圖》。在97年聖誕節,大吳皇帝宣佈改制,設立多個內閣部門,首次確立了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並正式改號「建民帝國」。建民初年,沙靈皇(前大吳皇帝)勤於政事,內政穩定,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古物文獻,包括有《建民帝國全圖》、《建民帝國宣言》等重要歷史文獻,在沙靈皇在位的期間,建民帝國國力強盛,並且征服了南方數個部落,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建民盛世」。98年,沙靈皇退位,仲末帝繼位,唯末帝怠政,不好政事,使建民帝國開始步向衰落。直至98年中,末帝退位,還政沙靈皇,史稱「末帝還政」。末帝還政後,沙靈皇參考滿清制度,改號「文華帝國」,建民帝國時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