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編輯摘要
(→歷史) |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 country|name=托伊瓦茨|name_en=Toriwarche|capital=[[長安縣|長安]](2013-2014)</br>未定(2014-2024)|official_languages=漢語|ethnic_groups=漢族|government_type=邦聯制、選舉君主制(聯合王國)</br>臨時政府(第一共和、第二共和)|established_event1=聯合王國成立|established_event2=王國-共和分裂|established_date1=2013年10月|established_date2=2014年3月|established_event3=勞動節和約(再統一)|established_date3=2014年5月1日|established_event4=第二共和建立|established_date4=2014年6月|established_event5=政權中止(事實)|established_date5=2014年9月|established_event6=政權中止(法理)|established_date6=2024年5月1日|population_estimate=10+(2013-2014年間)}} | {{Infobox country|name=托伊瓦茨|name_en=Toriwarche|capital=[[長安縣|長安]](2013-2014)</br>未定(2014-2023)</br>[[大竹縣|大竹]](2023-2024)|official_languages=漢語|ethnic_groups=漢族|government_type=邦聯制、選舉君主制(聯合王國)</br>臨時政府(第一共和、第二共和)|established_event1=聯合王國成立|established_event2=王國-共和分裂|established_date1=2013年10月|established_date2=2014年3月|established_event3=勞動節和約(再統一)|established_date3=2014年5月1日|established_event4=第二共和建立|established_date4=2014年6月|established_event5=政權中止(事實)|established_date5=2014年9月|established_event6=政權中止(法理)|established_date6=2024年5月1日|population_estimate=10+(2013-2014年間)}} | ||
'''托伊瓦茨(英文:Toriwarche)''',是一個已不存在的微國家,位於彰化地區東北部,今屬於[[洛希提亞帝國]][[玻斯卡利亞親王國]]。「托伊瓦茨」的來源根據現存歷史資料來源,應是來自當時多數人口活躍之遊戲名稱諧音。 | '''托伊瓦茨(英文:Toriwarche)''',是一個已不存在的微國家,位於彰化地區東北部,今屬於[[洛希提亞帝國]][[玻斯卡利亞親王國]]。「托伊瓦茨」的來源根據現存歷史資料來源,應是來自當時多數人口活躍之遊戲名稱諧音。 | ||
第10行: | 第10行: | ||
2013年10月,托伊瓦茨各邦君主通過並承認《聯合王國最高憲法》,聯合王國正式成立,為選舉君主制的邦聯國家,設有'''選帝侯(Elector)議會'''執行國家的主要決策。 | 2013年10月,托伊瓦茨各邦君主通過並承認《聯合王國最高憲法》,聯合王國正式成立,為選舉君主制的邦聯國家,設有'''選帝侯(Elector)議會'''執行國家的主要決策。 | ||
但隨著更多邦國加入聯合王國,五大選帝侯與其他諸侯國的歧見逐漸加深;同時,選帝侯議會內部亦對聯合王國未來的走向無法達成統一。2014年2月,時任國王兼選帝侯的[[何氏]]表明有意將國內矛盾向外轉移,雖受當時選帝侯議會反對,最終仍選擇於3月發動第一次大陸戰爭。 | 但隨著更多邦國加入聯合王國,五大選帝侯與其他諸侯國的歧見逐漸加深;同時,選帝侯議會內部亦對聯合王國未來的走向無法達成統一。2014年2月,時任國王兼選帝侯的[[何氏]]表明有意將國內矛盾向外轉移,雖受當時選帝侯議會反對,最終仍選擇於3月發動[[大陸戰爭(洛希提亞)|第一次大陸戰爭]]。 | ||
第一次大陸戰爭爆發後,國內矛盾並不如預期對外轉移,同日,部分邦國宣布脫離聯合王國,成立'''托伊瓦茨共和國''',是為'''第一共和''',並參與戰爭,部分未脫離聯合王國的邦國宣布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不如預期的情形下,交戰雙方與中立國代表於4月底召開[[洛陽和會]]進行協商,並於5月1日簽署和約,是為[[勞動節和約|《勞動節和約》]],第一次大陸戰爭結束。 | 第一次大陸戰爭爆發後,國內矛盾並不如預期對外轉移,同日,部分邦國宣布脫離聯合王國,成立'''托伊瓦茨共和國''',是為'''第一共和''',並參與戰爭,部分未脫離聯合王國的邦國宣布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不如預期的情形下,交戰雙方與中立國代表於4月底召開[[洛陽和會]]進行協商,並於5月1日簽署和約,是為[[勞動節和約|《勞動節和約》]],第一次大陸戰爭結束。 | ||
第16行: | 第16行: | ||
戰後根據和約,第一共和重新併入聯合王國,然而此時聯合王國已處於崩潰邊緣,最終於月底解體。 | 戰後根據和約,第一共和重新併入聯合王國,然而此時聯合王國已處於崩潰邊緣,最終於月底解體。 | ||
=== 第二共和 | === 第二共和 === | ||
'''托伊瓦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聯合王國解體後,原國內共和派與部分邦國建立'''托伊瓦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為'''第二共和''',是歷史上有紀載之最後一個以托伊瓦茨作為國號的國家,並被當時多數的邦國承認其延續聯合王國的法統。 | ||
2014年9月[[大陸戰爭(洛希提亞)|第二次大陸戰爭]]爆發後,第二共和於戰爭開始後不久覆滅。雖據傳有流亡政府成立,但並無可靠證據證實。此後托伊瓦茨更常作為地域性名詞。 | |||
=== 托伊瓦茨宣稱區 === | |||
托伊瓦茨宣稱區的概念最早於[[大明帝國]]建國初期被提出,但並未受重視。 | |||
2023年3月,洛希提亞政府施行領土實體化政策,正式劃設'''托伊瓦茨宣稱區'''並確立邊界,並於境內設置正式行政區[[大竹縣]],作為管轄宣稱區的單位。 | |||
2024年5月,洛希提亞政府施行《政令第一號》,全境併入[[玻斯卡利亞親王國]],拆解成為[[洛陽府]]與[[長安縣]]的一部分,托伊瓦茨宣稱區正式廢除,至此作為政治實體徹底消失<ref>芙卡洛斯一世:「托伊瓦茨,這個洛希提亞帝國最古老的地區,已經名存實亡太久,是時候該結束其歷史使命了。」</ref>。 | |||
== 政治 == | == 政治 == | ||
第31行: | 第40行: | ||
== 領土 == | == 領土 == | ||
== 參考文獻 == | |||
<references /> | |||
[[分類:歷史政權列表]] | [[分類:歷史政權列表]] | ||
[[分類:洛希提亞帝國]] | [[分類:洛希提亞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