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武裝中立宣言(華江斯坦)」:修訂間差異

增加 3,321 位元組 、​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內文
無編輯摘要
(內文)
 
第21行: 第21行:
| website =  
| website =  
| wikisource =  
| wikisource =  
}}《'''華江斯坦武裝中立宣言'''》(馬來文:'''Pengisytiharan Berkecuali Bersenjata Negara Raja Berperlembagaan Huajiangstan''')是由[[華江斯坦君憲國]]政府於2023年11月08日發布的政治聲明與國家宣言,其宣布華江斯坦在接下來的國際衝突中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並聲稱將抵禦任何入侵的做法。此宣言於2023年11月08日發布至今成為[[華江斯坦君憲國]]在外事上的指導準則,任何沒有殃及到華江斯坦君憲國的國際衝突在此框架下被其政府忽視。
}}《'''華江斯坦武裝中立宣言'''》(馬來文:'''Pengisytiharan Berkecuali Bersenjata Negara Raja Berperlembagaan Huajiangstan''')是由[[華江斯坦君憲國]]政府於2023年11月08日發布的政治聲明與國家宣言,其宣布華江斯坦在接下來的國際衝突中採武裝中立--在戰爭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並聲稱將抵禦任何入侵的做法。此宣言於2023年11月08日發布至今成為[[華江斯坦君憲國]]在外事上的指導準則,任何沒有殃及到[[華江斯坦君憲國]]的國際衝突在此框架下被其政府忽視
 
== 背景 ==
在[[貓羅-阿卡塔風波|雙十節暴動]]、[[2023年貓羅-慕尼西亞外交危機|貓羅-慕尼西亞外交問題]]、[[2023年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政治問題|聯合帝國政治問題]]接連發生後,[[華江斯坦君憲國]]政府對未來國家的發展出現不同意見,更有聲音認為[[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同時擔任[[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理事國與[[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主席導致其國際影響力膨脹、有[[華江斯坦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姿態。
 
 
在第一次中立主義政策宣言被[[尼亞斯坦戰爭]]打破後,[[華江斯坦君憲國]]失去事實上的中立,國內要求[[李文甄政府]]退出爭執火線的聲音在[[貓羅-阿卡塔風波|雙十節暴動]]後大幅增加,甚至動搖其執政。
 
 
== 武裝中立宣言內容 ==
<blockquote>【[[華江斯坦君憲國]]武裝中立宣言】
 
 
關切到近期國際社會無休止的紛亂,部分原因肇始於我國的強勢外交風格,以及各陣營集團間彼此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背離微國建國初心及原則。回顧2021年的建國四大基本方針,意識到現階段國際局勢的動盪不安將使我國在外交上陷入困境,特此發布武裝中立宣言並詔諭中外,確立我國於近期若干衝突中實施武裝中立之地位。
 
 
交戰各國應充分認知到[[華江斯坦君憲國]]及其屬邦無意被捲入近期的國際衝突中,亦無選邊站隊之決定;各國應確認及保障我國在近日若干外交動盪中武裝中立之地位;交戰各國外交人員在我境內將受平等待遇,不因各國外交衝突、兵戈相向而受差別待遇。
 
 
[[華江斯坦君憲國]]聯邦政府亦敦促國際社會停止紛爭與對立,落實敦睦主義方針,消除誤會與歧見,並致力於全人類的福祉上。
 
 
統一曆五年十一月八日</blockquote>
 
== 武裝中立之定義 ==
'''武裝中立'''(英語:Armed neutrality),在國際政治中,指一個主權國或一個國家集團,在戰爭中不支持任何一方,並聲稱將抵禦任何入侵的做法。著名的武裝中立國包括瑞士和曾經的瑞典,他們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維持武裝中立。「武裝中立」有時也指「武裝中立聯盟」,1780年葉卡捷琳娜二世組織了第一次武裝中立聯盟,以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保護中立國船隻 。第二次武裝中立聯盟則出現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 第三次武裝中立聯盟曾有機會在美國內戰時期成立,但並從未真正實現。
 
 
== 實施武裝中立後的涉外衝突 ==
 
=== 末吉問題 ===
在面對[[末吉問題]]時,[[華江斯坦君憲國]]採取抵禦入侵的方式抵抗[[末水與吉吉聯合邦]]的大舉攻擊。由於[[華江斯坦君憲國]]遭到外部力量打擊,[[末吉問題]]中[[華江斯坦君憲國]]並沒有適用武裝中立宣言。
 
=== [[盧爾提斯之殂|盧爾提斯的毀滅]] ===
2024年05月07日,由於[[盧爾提斯共和國|盧爾提斯]]的政治難民湧向[[華江斯坦君憲國]]尋求庇護,[[華江斯坦中央政府|華江斯坦政府]]發布了政治聲明,重申了武裝中立宣言的地位,並要求國際社會尊重其武裝中立的事實
[[分類:華江斯坦]]
[[分類:華江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