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會」:修訂間差異
→曆史
鬆國臨時行政權力機構(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鬆國臨時行政權力機構(留言 | 貢獻) (→曆史) |
||
第95行: | 第95行: | ||
==曆史== | ==曆史== | ||
全國大會的前身是「三會」(即皇族會、貴族會和平民會)。<br> | 全國大會的前身是「三會」(即皇族會、貴族會和平民會)。<br> | ||
2015年,當時的鬆國皇帝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式,決定將國體改為等級君主製,召開皇族會和貴族會,以加強皇權和君主專製。後增加平民會,以抑製貴族勢力。<br> | 2015年,當時的[[大鬆聯合帝國|鬆國]]皇帝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式,決定將國體改為等級君主製,召開皇族會和貴族會,以加強皇權和君主專製。後增加平民會,以抑製貴族勢力。<br> | ||
2016年,經[[宏平隱]](即後來的第二十代 洪德皇帝)改革後,正式確立「三會」製度。<br> | 2016年,經[[宏平隱]](即後來的第二十代 洪德皇帝)改革後,正式確立「三會」製度。<br> | ||
2020年,[[張沐瑤]]對「三會」進行改革,改為全國大會,並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大會。<br> | 2020年,[[張沐瑤]]對「三會」進行改革,改為全國大會,並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大會。<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