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使用者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CYL992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G0414 無編輯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八國公約組織|八國公約]]政治衝突事件(英文:Political conflict incident in UE Parliament)'''是指一起發生於2022年至2023年正在進行中的政治衝突事件,事件的雙方分別為八國公約理事國及以[[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清和聯合王國|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為首的革新運動黨團。 | '''[[八國公約組織|八國公約]]政治衝突事件(英文:Political conflict incident in UE Parliament)'''是指一起發生於2022年至2023年正在進行中的政治衝突事件,事件的雙方分別為八國公約部分理事國與以其為首之八約最棒聯盟及以[[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清和聯合王國|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為首的革新運動黨團。 | ||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
第13行: | 第13行: | ||
|place= [[八國公約議會]] | |place= [[八國公約議會]] | ||
|territory= | |territory= | ||
|result= [[紐新聯邦]] | |result= [[紐新聯邦]]、[[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退出八約,[[格蘭迪亞共和國]]眾議院審議退出八國公約組織之議案。 | ||
|combatants_header = 衝突方 | |combatants_header = 衝突方 | ||
|combatant1= {{Flagicon|八約}} [[革新運動]]<br> {{Flagicon|八約}} [[公正與認同]]<br> {{Flagicon|八約}} [[共榮協定]] | |combatant1= {{Flagicon|八約}} [[革新運動]]<br> {{Flagicon|八約}} [[公正與認同]]<br> {{Flagicon|八約}} [[共榮協定]] | ||
第19行: | 第19行: | ||
|combatant3= | |combatant3= | ||
|commander_header = 派系重要人員 | |commander_header = 派系重要人員 | ||
|commander1= | |commander1= 加盟國與革新運動方<br/> | ||
|commander2= |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Flagicon|格蘭迪亞}} [[舜和]]<br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 [[李興道]]<br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 [[朱孝文]]<br />{{Flagicon|紐新聯邦}} [[李德永]]<br />{{Flagicon|紐新聯邦}} [[龍誠佑]]<br />{{Flagicon|赫里聯合帝國}} [[Alan Lee]]<br />{{Flagicon|格蘭迪亞}} [[沈泰頡]] | ||
|commander3= | |commander2=締約國與八約最棒聯盟方<br/> | ||
[[黃祺恩]]<br />[[何正]]<br /> [[梁安迪]]<br /> [[關二哥]]<br />[[羅晏駿]] | |||
|commander3=中立方與其他參與者<br/> | |||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Flagicon|黃名帝國}}[[金恆贊]]<br />[[梁家瑜]]<br /> [[陳廷宇]]<br /> [[卓軒]]<br />[[李聖亞]] | |||
|strength1= | |strength1= | ||
|strength2= | |strength2= | ||
第37行: | 第40行: | ||
}} | }} | ||
== | ==事件背景== | ||
2022年5月22日,[[眾聯國|華夏眾聯國]]退出九國公約後,九國公約改組為八國公約。 | 2022年5月22日,[[眾聯國|華夏眾聯國]]退出九國公約後,九國公約改組為八國公約。 | ||
九國公約組織,前身為眾聯會,是由[[黃名帝國]]、[[靖康民主共和國]]、[[開槓民主主義共和國|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海洋聯邦、颱風合眾國、天王民主帝國、加隆王國、[[大齊帝國]]、華夏眾聯國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分為締約國和加盟國。八國公約組織設置類似歐盟跨國議會,並分上下議會制度,上議會理事會為前締約八國,下議會議員則為加盟國與理事國國內『民主』程序產生。2022年5月22日,[[眾聯國|華夏眾聯國]]退出九國公約後,九國公約改組為[[八國公約組織]]。 | |||
第49行: | 第53行: | ||
以清和等國為首的革新運動,積極推動八約的政治改革,因此和理事會一派常有摩擦。革新運動不滿於前述提到的黑箱問題,為此在政治攻防上多有琢磨。 | 以清和等國為首的革新運動,積極推動八約的政治改革,因此和理事會一派常有摩擦。革新運動不滿於前述提到的黑箱問題,為此在政治攻防上多有琢磨。 | ||
== | ==八國公約議會廢除或改革公投問題== | ||
2022年12月13日,理事國天王民主帝國在國家元首大選中合併舉辦公投「八國公約議會廢除或改革公投」以71.38%的投票率過關,天王民主帝國政府將提出廢除八國公約議會,此一事件引起各加盟國嘩然。 | 2022年12月13日,理事國天王民主帝國在國家元首大選中合併舉辦公投「八國公約議會廢除或改革公投」以71.38%的投票率過關,天王民主帝國政府將提出廢除八國公約議會,此一事件引起各加盟國嘩然。 | ||
第70行: | 第74行: | ||
八國公約執行長金恆贊指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種東西叫「政策週期 policy cycle」,政策週期雖然並不符合即時決策、想做甚麼就做甚麼的制定環境,但極大程度保障程序性、公正性以及全面性。 從找出制定原因問題、大眾對議題的迴響,到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最終採行方案,將完全符合該政策制定價值的定錨,從而找出可以制定之方案詳細正確規劃;之後便是取得合法性,政策合法化是政策運作過程中取得合法性的重要渠道,恆贊呼籲相關提案者或參與連署者更應於大眾及社會上講清楚說明白,這件事現已屬於重大焦點之一,不適宜缺乏大眾之意見考量,因此合法化也應更擴增至給與大眾完整解釋以引導群眾知悉。他呼籲理事會成員應正視外界輿論問題以及日漸增長的不滿情緒,不適宜忽略大眾感受,若缺乏「政策週期 policy cycle」,那麼這項事情將為八國公約帶來在港台微國圈內的「一顆新自爆彈」,將嚴重影響八國公約利益。 | 八國公約執行長金恆贊指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種東西叫「政策週期 policy cycle」,政策週期雖然並不符合即時決策、想做甚麼就做甚麼的制定環境,但極大程度保障程序性、公正性以及全面性。 從找出制定原因問題、大眾對議題的迴響,到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最終採行方案,將完全符合該政策制定價值的定錨,從而找出可以制定之方案詳細正確規劃;之後便是取得合法性,政策合法化是政策運作過程中取得合法性的重要渠道,恆贊呼籲相關提案者或參與連署者更應於大眾及社會上講清楚說明白,這件事現已屬於重大焦點之一,不適宜缺乏大眾之意見考量,因此合法化也應更擴增至給與大眾完整解釋以引導群眾知悉。他呼籲理事會成員應正視外界輿論問題以及日漸增長的不滿情緒,不適宜忽略大眾感受,若缺乏「政策週期 policy cycle」,那麼這項事情將為八國公約帶來在港台微國圈內的「一顆新自爆彈」,將嚴重影響八國公約利益。 | ||
== | ==八約議會議席分配及選出方式修正案爭議== | ||
2023年2月4日,團結陣線議員黃軒提出八約議會議席分配及選出方式修正案,要求成員國提交人口名冊給八國公約組織,引起各黨派激烈辯論。 | 2023年2月4日,團結陣線議員黃軒提出八約議會議席分配及選出方式修正案,要求成員國提交人口名冊給八國公約組織,引起各黨派激烈辯論。 | ||
第141行: | 第145行: | ||
在紐新聯邦退出後,[[清和聯合王國|大清和聯合帝國]]政務總理[[朱孝文]]奇襲式宣布和[[格蘭迪亞共和國]]退出八國公約,然而由於該命令不僅未被自家外務機關背書,格蘭迪亞共和國也並未確定退出,格蘭迪亞政府隨即對「被代言」表示最強烈的不滿,理事會則召開締約國會議審查清、格二國恢復籍貫的議題。 | 在紐新聯邦退出後,[[清和聯合王國|大清和聯合帝國]]政務總理[[朱孝文]]奇襲式宣布和[[格蘭迪亞共和國]]退出八國公約,然而由於該命令不僅未被自家外務機關背書,格蘭迪亞共和國也並未確定退出,格蘭迪亞政府隨即對「被代言」表示最強烈的不滿,理事會則召開締約國會議審查清、格二國恢復籍貫的議題。 | ||
== | ==各界觀點== | ||
[[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曾公開對外指出,他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是這歷次衝突中的主要關鍵。[[清和聯合王國|清和]]等國的崛起與挑戰衝擊到了以[[黃名帝國]]為中心的傳統體系,八國公約及其前身組織本身即是因共通性(經濟、論壇與人才流通)設置的組織,後來的加盟國或多或少與締約國的利益不同,再加上締約國的崛起威脅到既有的國際體系,政治對抗在所難免。 | [[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曾公開對外指出,他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是這歷次衝突中的主要關鍵。[[清和聯合王國|清和]]等國的崛起與挑戰衝擊到了以[[黃名帝國]]為中心的傳統體系,八國公約及其前身組織本身即是因共通性(經濟、論壇與人才流通)設置的組織,後來的加盟國或多或少與締約國的利益不同,再加上締約國的崛起威脅到既有的國際體系,政治對抗在所難免。 | ||
== | ==立場== | ||
=== | ===紐新聯邦=== | ||
{{Flagicon|紐新聯邦}}[[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國務總理]]在二月十九日上午發布講話內容如下: | {{Flagicon|紐新聯邦}}[[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國務總理]]在二月十九日上午發布講話內容如下: | ||
第186行: | 第190行: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 |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
{{Flag|赫里聯合帝國}}於退出八約時發出新聞稿如下: | {{Flag|赫里聯合帝國}}於退出八約時發出新聞稿如下: | ||
第202行: | 第206行: | ||
2023/2/19 聯合皇帝 李哲惟 | 2023/2/19 聯合皇帝 李哲惟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 | ===大清和聯合帝國=== | ||
{{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政務總理兼八約議會議員[[朱孝文]]在赫、紐兩國退出八約後發布文告如下: | {{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時任政務總理兼八約議會議員[[朱孝文]]在赫、紐兩國退出八約後發布文告如下:<blockquote>今八國公約已成一言堂,理事會仍然獨大,議會仍然閉門造車,在棒盟的影響下,將多數暴力體現到極致,漠視非締約國主權及訴求;今我大清和聯合帝國及格蘭迪亞共和國協議,基於捍衛各國主權、保持健康外交環境,自本公告發出之時起,兩國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及其相關機構。</blockquote>上述文告導致大清和聯合帝國與格蘭迪亞共和國議員在程序錯誤下被驅離會場,並於隨後被大清和聯合帝國外務院以及格蘭迪亞共和國推翻。 | ||
{{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皇室}}皇室偕同帝國政府與聯邦政府發布詔令如下:<blockquote>去年二月,沃德維順王國抱持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心態加入八國公約組織。然而,八國公約組織內部持續加大對成員國的限制,而無法裨益於成員國,至今組織內依舊保有不平等的制度,甚至有野心家妄圖使用八約議會多數暴力,強行進一步控制支配八約成員國。。大清和聯合帝國不希望繼續身陷紛爭,亦不滿繼續在八國公約組織之中擔任「次等國家」,甚至有國際法高於國內法此等荒謬至極、無視成員國主權與民權之舉。為保我國國民權益以及國家主權與尊嚴,皇帝陛下政府與聯邦政府達成退出八國公約組織之共識,自即起停止在大清和聯合帝國國土施行八國公約一切法律,並拒絕履行其之一切要求。針對於八國公約組織內部分國家擔任要職的多國籍跨國兼職者將有更嚴格的限制,同時禁止國家官員擔任他國之八約議員與理事。 | |||
至此,敝國十分感謝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等國之支持與合作,亦感謝八國公約執行長暨黃名理事金恆贊閣下、大齊帝國理事卓軒閣下、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閣下等人之認同與協助。 | |||
皇帝 王昇陽 陛下 詔 | |||
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 舜和 殿下、公務總理 恕悠 殿下、首席司法官 林昀庭 殿下、首席輔政官 李興道 殿下、政務總理 朱孝文 殿下、聯邦主席 林昀安 殿下 副署 | |||
清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blockquote> | |||
在這份公告被大清和籍八約議員朱孝文轉發至八國公約議會議場內,隨即被八約議長暨颱風合眾國理事梁安迪轉發至理事會,該文告引起梁安迪與大清和籍八約議員、八約執行長暨黃名理事金恆贊的不滿,並以多則訊息指責之,前者更將其撰為報導於黃名帝國論壇販售,其內容之不公正以及身分未保持超然中立被[[李聖亞]]等人質疑。 | |||
{{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聯邦政府}}外務院為回應梁、金二人之指控,外務總理舜和做出以下演講:<blockquote> | |||
八國公約是不是經不起質疑?如果不是,那有必要為了成員國民眾或政府的質疑用那麼大的力氣來駁斥嗎?我要提醒執行長與諸理事,各位的反應越大,越顯排斥,那只是明確的告訴眾人,我八國公約組織沒有那個能力接受質疑。而該公告所說的內容則為國內部分人士的猜疑,如果八國公約沒有人有意圖透過多數暴力支配八約,行的直坐的正,何必擔憂人民的質疑?或許是有心人士自己對號入座罷了。 | |||
我坦白的說,清和的確並沒有很妥善地處理八國公約的事務,但並不代表清和在此前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也不代表清和沒有積極參與八國公約組織。二月十八日理事會在做統一見解,清和做出了兩千多字的演講,其中也明確表現出清和以及我三盟邦的憂慮,然而理事會在徵詢加盟國意見後卻又置之不理,除了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閣下以外,無人積極做出回應,執行長甚至在一個小時內迅速做出統一見解。首先,清和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理事會公開傳達我國之擔憂,絕對不是執行長所說「不把話說明白、不善用所賦予的權利」,反而是理事會多次忽略我方意見;其次,如果不會採納任何加盟國的意見,或者解開加盟國的擔憂,那我認為執行長乾脆不要詢問加盟國代表好了。 而在該演說中,我亦明確從法律學、政治學的觀點分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侵犯主權,俄羅斯也不覺得自己在侵略烏克蘭,有關「沒有主權侵害」的說詞簡直無稽之談! | |||
</blockquote> | 另外,我看了颱風合眾國理事兼八國公約議長撰寫的報導,十分精采,非常超然中立,但我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 | ||
首先是,您方認為八國公約的議會與理事會趨於平權就已經是完全沒有不平等的制度,那為什麼加盟國的意見沒有被傾聽?為什麼加盟國不能參與理事會的決議?還是這就是議長閣下所謂的「很多權利」?我等自發起監議會的討論之時,已經明確表示我們的訴求是八國公約組織內部的加盟國與締約國具有同等權利義務,請問您覺得在監議會的討論結束,多數理事贊同這個想法之後,八國公約有繼續促進平等嗎? | |||
其次,若比照歐盟辦理,請問歐盟只有最初構成關稅同盟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可以參與歐洲理事會的表決嗎?再者,歐盟政府一向被詬病不完全民主,連香蕉有多彎都要管。當今沒有完整將歐盟體制使用於八約,還引喻失義,拿一個不民主的國際組織來和八約做比擬,那這不就很明顯表示八約正在轉為高度強制了嗎? 如果議長對於國際組織應該有的規制標準以及民主自由與我以及清和政府不同,那似乎就這方面拿來作為攻擊清和政府的說詞並不妥適吧? | |||
最後,感謝梁大理事明確表明不歡迎繼續留在八國公約組織,我想八國公約組織不需要任何較為多元的聲音以及國家組成,清和不會被八約理事會歡迎。然而,清和也在這裡表達對於八國公約組織、理事會以及議長的失望,我也非常希望我們盡快退出,不要看八國公約組織某部分人士丟人現眼。 | |||
題外話,我個人深切關心媒體傳播專業的能力以及中立性,媒體做為第四權不應該有輿論引導出現。我也認為稍早對於我國之公告抱有疑慮且未查證未了解就開砲的那些人可以考慮對被波及者致意。 | |||
另外,先不討論清和的問題,今天已經有三到四個加盟國表示退出或已經退出,我建議理事會究其根本,尋找改善空間。</blockquote> | |||
=== | ===格蘭迪亞共和國=== | ||
{{flag|格蘭迪亞}}在罔顧程序逕自將格國議員驅離會場後發布新聞稿如下: | {{flag|格蘭迪亞}}在罔顧程序逕自將格國議員驅離會場後發布新聞稿如下: | ||
第225行: | 第253行: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 | ==影響== | ||
事件尚未結束,待增。 | 事件尚未結束,待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