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帝國

出自微國家百科

大啟帝國(英語:Great Qi Empire),國際上統稱為“大啟”或“啟國”,內部有時稱“啟朝”,是一個位於北美東部的主權國家。現實行君主立憲議會制,執政官根據議會和皇帝的建議來統領整個國家。皇帝(或稱攝政皇帝)作為法律意義上的最高元首,仍保有許多政治權力,必要時可依《非正常憲政秩序法》獨攬大權。

國名

帝國正式國號為“大啟”,因為官方語言為漢字,所以沒有正式的英文拼法,一律以中文“大啟”為準,“Qi”,“啓”,或“داك كي”皆不是正規行文。

「大啟」名號來自於啟國先祖文昭(啟太祖文皇帝)最初的封號“啟侯”,其孫文政(啟世祖武皇帝)稱帝後,沿用此為整個帝國的稱呼。

大啟帝國
首都 心府
官方語言 漢語,赤海語
宗教 無神論
政府

議會制

君主立憲制
君主專制(曾經)
執政官制(曾經)
• 皇帝
文信
• 攝政皇帝
文歡
• 首席執政官
光都歆
• 執政黨
自由黨
• 上議院最大黨
自由黨
• 下議院最大黨
自由黨
• 最大在野黨
民主黨
立法機構 大啟帝國議會

歷史

文府時期

文昭是前桓潤府(啟國的前一個朝代)最負盛名的執政官。他功勳卓著,受封啟侯。在他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文豪(啟高祖景皇帝)和文墨(和皇帝)掌握桓潤府大權,逐漸架空皇帝。其孫文政逼迫桓潤元帝伊戶崆禪讓,建立啟國。

關於這段歷史的詳情,請見桓潤府歷史

啟國新創-專制時代

光化政變

(以下內容據《御史台記·世祖實錄》記載)

2021年5月21日,桓潤府第61屆執政官希文洛暴亡。次日,時任副執政官文政即位執政官並宣布戒嚴以「保護」皇宮。在上議院諸多議員缺席的情況下,文政利用武力強行通過了《暴君決議文》,痛批桓元帝在天下混亂時不作為,草菅人命,奢靡浪費,是為“暴君”,應當自裁以謝天謝地。 桓元帝伊戶崆驚懼不已,欲從南門逃走,但被文政私人衛隊抓回。 權胤手持決議文大罵皇帝,伊戶崆大懼之下只能簽署禪讓詔書。 在三辭三讓後,伊戶崆讓出皇位,文政登基,改元光化。 桓潤府宣告滅亡,啟國建立。

開國皇帝啟武帝文政是有作為的皇帝,但由於得國不正,還獨裁專制,得罪了不少人。不久便遭到了激進自由黨人的暗殺。諡武皇帝,廟號世祖。

白露政變

文政之子文堅即位後,太后珀琳以攝政官之名代行君權。珀琳之後聯合民主黨發動政變,正式登基稱帝,號「貞懿皇帝」。並宣布《非正常憲政秩序法》生效,開始女皇的獨裁專制統治。

驚蟄革命

雖然第63屆大選如期舉行,但女皇要的只是聽命於她的傀儡,而不是人民的領袖。民主黨社會派領袖天城儁便是這樣的產物,他在民主黨主流議員中沒有根基,是方便控制的絕佳人選。

女皇沒有算到天城儁的巨大人氣會給她帶來威脅。天城儁先是將內政部的權力收回,然後又順利在上議院通過了他的三個財政法案,此舉也將財政部的權力拿回。女皇的權勢被一步步削弱而不自知。珀琳在手下為她營造的虛偽盛世幻境中紙醉金迷,她漸漸已經不了解政府和議會中的事情,變得昏庸無能。

光化九年,天城儁在第64屆大選中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挾巨大民望之際,天城儁發動政變,逼迫珀琳宣布《非正常憲政秩序法》失效並退位,傳位於文堅。啟國的專制時代終於結束。

民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