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晉君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181 位元組 、​ 週四在 11:49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17行: 第17行:


==歷史==
==歷史==
民國113年12月30日,於[[福靈一世]]創建[[神聖天禮帝國]]之初,爲擴展其邦聯體系並充實初期成員組成,邀請時任大晉皇帝司馬定皝加入,並促成以「大晉君國」爲名之新邦成立。初步協議規劃中,大晉君國將在象徵體系、法律制度與政府組織上全面沿用[[大晉帝國]]的架構,且原大晉帝國臣民皆具備大晉君國國籍。然而,由於人力資源分配問題,大晉帝國臣民實際參與大晉君國建設者寥寥無幾
民國113年12月30日,於[[福靈一世]]創建[[神聖天禮帝國]]之初,爲擴展其邦聯體系並充實初期成員組成,邀請時任大晉皇帝司馬定皝加入,並促成以「大晉君國」爲名之新邦成立。初步協議規劃中,大晉君國將在象徵體系、法律制度與政府組織上全面沿用[[大晉帝國]]的架構,且原大晉帝國臣民皆具備大晉君國國籍。


民國114年2月1日,大晉帝國解體,然因大晉君國神聖天禮帝國邦國體系之內得以維持政體不受波及。儘管原大晉臣民依舊名義上葆有大晉君國國籍,但隨司馬氏另立[[諾瓦雷克斯帝國]]並收編大晉遺民,其政治重心與身分認同逐漸轉移,兩國關係也日益疏遠。至今,諾瓦雷克斯帝國臣民在事實上已不再具有大晉君國國籍身份
然而,受限於人力資源配置等因素,原大晉帝國臣民實際參與大晉君國建設者人數有限,造成制度移植效果不彰。至民國114年2月1日,大晉帝國正式解體,大晉君國作為神聖天禮帝國之一邦,因而得以保留政體地位,不受直接波及。


兩者間唯一正式聯繫,僅存於司馬定皝同時擔任諾瓦雷克斯皇帝與大晉帝君之雙重身份。然而,由於其主要精力投入於諾瓦方面之政務,大晉君國政府與相關組織機能長期處於停擺狀態。政務長期懸置明確機構維繫,政策或任命,亦缺乏常設官員與實際治理範圍,臣民更無實質活動。雖尚無正式廢止或宣告終結公告,但從運作層面而言大晉君國已可視爲屬於事實上亡國。
==君國與帝國==
大晉君國名義上與大晉帝國共同持有相同法統與身分,而在帝國解體後獨自繼承兩者,原臣民亦維持國籍認定。惟隨司馬定皝另行建立[[諾瓦雷克斯帝國]],並收編原大晉遺民,其政治重心與身分認同逐漸轉移,兩國間之聯繫亦趨於鬆散。至今,諾瓦雷克斯帝國臣民在事實上已不再擁有大晉君國國籍身分。
 
目前,大晉君國與諾瓦雷克斯帝國間唯一正式聯繫,僅存於司馬定皝同時擔任諾瓦雷克斯皇帝與大晉帝君之雙重身份。然而,其主要精力專注於諾瓦方面之政務,致使大晉君國政府組織長期停擺。政務長期懸置常設官員、無政策發,亦治理範圍實質活動。雖大晉君國從未正式發布廢止、解體或宣告終結公告,然依據其現實運作狀況,已可視爲事實上不具功能之「亡國」政體


{{神聖天禮帝國}}
{{神聖天禮帝國}}


[[Category:神聖天禮帝國]]
[[Category:神聖天禮帝國]]
689

次編輯